新湖南客戶端10月27日訊(通訊員 嚴潔 秦浩 唐游光 文一冰 何麗 陳學華 陳俊宏 陳前 唐佳莉 鄧志宇 唐桂海)鄉見東安,見山見水見振興。讓每一次“鄉見”,都成為觸摸鄉村振興脈動、聆聽時代前行足音的鮮活注腳?!多l見東安》第七期我們漫步湘江之濱,走進紫溪市鎮淥埠頭村,聆聽“江灣古埠”煥發的新歌;走近石期市鎮新華村的“領頭雁”蔣平香,感受橙園飄香背后的桑梓情深;最后,探訪東安路網建設新進展,見證“城脈貫通”帶來的蓬勃活力。
故園新貌:江灣古埠漾新歌

(湘江第一灣航拍圖)
走進湘江入湘第一灣——紫溪市鎮淥埠頭村。湘江蕩漾,田園如畫,這里既是家園,更是一幅“山水鄉愁”的生動畫卷。

(淥埠頭村沿江村落風景)
湘江如碧帶繞村,這里素有“入湘第一埠”美譽。始建于1783年的沉香寺靜立二百余載,寺前古木鐫刻時光。山下的古鹽碼頭與青石街巷,見證了清末民初的鹽運繁華,曾有“萬盞明燈”映照夜間盛景。每年端午,龍舟競渡,將團結拼搏的民俗文化代代相傳。

(淥埠頭村)
近年來,淥埠頭村借鄉村振興東風,推進綠化、美化、亮化工程,發展起民宿和農家樂,讓“美麗風景”轉化為“美麗經濟”。游客可夜枕江濤、晨聞鐘鳴,品嘗地道河鮮,體驗鄉村生活的愜意與紅火。
桑梓英才:頭雁振翅“橙”香漫

(蔣平香的臍橙產業園)
五年前,還是一片荒山的這片坡地,如今已果樹成蔭。這一變化,離不開石期市鎮新華村的“領頭雁”——黨總支書記蔣平香。

(蔣平香教村民查看花卉的生長狀況)
2019年,蔣平香放棄城市高薪,返鄉創辦合作社,帶領村民開墾千畝荒坡,建成現代化臍橙產業園,同步發展紅薯、花卉等多元產業。蔣平香說,當初回來只有一個念頭,帶領老百姓致富,讓他們過上更幸福的生活。

(打包裝箱的臍橙)
去年,合作社農產品總產量350萬斤,產值突破700萬元,提供80多個就業崗位,帶動120人就業,人均年增收1.8萬元。24戶脫貧戶年獲分紅超16萬元,村集體經濟增收6萬元。

(蔣平香走訪了解村民的日常生活)
蔣平香的赤誠,既體現在產業大局上,也融入對村民的關懷中。去年夏天,79歲的獨居老人蔣祥紹深夜突發疾病,她十分鐘內趕到,連夜護送就醫,并組織黨員輪流照顧。
“平香10分鐘就趕到,救了我一命,比親閨女還貼心?!笔谑墟傂氯A村村民蔣祥紹言談間滿是對蔣平香的夸贊。
蔣平香常說,“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。我是黨員干部,他們需要,我就第一時間站出來?!?/p>

(蔣平香的花卉種植基地)
作為市縣人大代表,她堅持記錄民情、傳遞民聲,多項建議獲政府采納。她用實干帶領鄉親們把荒山變成金山,在新華村熱土上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生動篇章。
發展新程:城脈貫通“活”力涌

(官田路口下穿涵洞通車)
貫通“大動脈”,暢通“微循環”。東安縣通過推進“平改立”與主干道提質工程,致力于路網的暢通、擴容與品質的煥新升級,為高質量發展賦能提速。
對于湘桂鐵路沿線不同道口“平改立”因地制宜進行設計:井頭圩鎮采用橋梁上跨鐵路,官田路口采用“橋梁上跨+框架涵洞下穿”模式,湖塘大橋旁等三處設置下穿涵洞。目前,官田路口、紫溪曲溪路口及湖塘路口的三處下穿涵洞已通車,有效解決了人車出行等火車的問題。

(官田路口)
日常出行常走官田路口的市民黃雨慧表示,“以前要不就等火車,要不就走交警大隊那邊,很麻煩?,F在人車走下面,又安全又快捷?!?/p>

(東安三小人行天橋)
縣城主干道改造同步推進。八角街、舜皇路面貌一新,新增500余個停車位,人行道改造讓老人買菜、孩子上學更安心。建設路正進行地下管網鋪設,東新路將對人行道進行混凝土壓模地面改造并攤鋪瀝青。

(永新高速東安連接線通車)
去年建成的永新高速東安連接線,連通高速下道口與環城北路、官田北路,大幅縮短居民上下高速時間。

(繞城南路和御江路)
高鐵新城片區的繞城南路和御江路已全面完工,可進一步完善主干路網,為高鐵新城發展奠定基礎,緩解了城區交通壓力。
連接紫水河兩岸的御江大橋項目也已提上日程。建成后將直接連通女英中路與娥皇路,打破紫水河交通阻隔,對優化城市布局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全景記錄城鄉蝶變、解碼發展密碼、凝聚前行力量,以上就是本期《鄉見東安》的全部內容,我們下期再見。
責編:田文
一審:何璐
二審:王坤
三審:何軍成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


